董良觉得彩云之南应该是茫茫大海。
因此在护卫军进入云南之后,董良就开始干预缅甸的事务。
不过因为西北战事以及英国人在海上的威胁,他没有让护卫军灭掉缅甸王国,而是先扶持其北部傣人土司,造成其北部土司势力事实上的独立。
又为了防止缅甸王国倒向英国人,董良一面拉拢北方土司,给缅甸王国造成军事上的威胁。
另一边又派出特使对缅甸进行拉拢,帮助缅甸国王化解其内部的暴乱。并且帮助他们对抗其南方的英国殖民者。
这几年时间,华族已经在缅甸王国内部扶植起了一批亲华族势力。
至于到底做到了什么程度,他们还需要听听郭嵩焘这位当事人的意见。
郭嵩焘是一个非常注重仪容的人,见到董良问他,郭嵩焘捋了捋整齐的山子胡道:“回元首,目前缅甸王国内部主要有两派势力,分别是太宰孟栋和国王敏东。之前我们主要扶持的是太宰孟栋,这位孟栋是缅甸内部的反英势力。因为他是南方的孟族人,一直想要光复下缅甸地区。缅甸的那支新军就在孟栋的手中。”
“国王敏东是一个善于隐忍的年轻国王,他一直想要恢复王权,但是又被国内的那些贵族架空。我在阿瓦城的时候,他也多次单独见下官,述说自己想要获得华族的支持,言语间似乎愿意放弃一些利益,属下一直吊着对方。”
郭嵩焘没有一上来就说能否拿下伊洛瓦底江的航运权。而是先介绍了缅甸王国当前的情况。
“这两个势力会阻挡我们掌控伊洛瓦底江吗?”董良问道。
这才是董良最关心的。
华族的脚步就像是一艘巨轮,是不可能因为挡在前面的一些小舢板而停下来的。
一旁的管晏竖着耳朵听着。如果能够拿下伊洛瓦底江流域,那么他这个云南总长可就不是一个总长那么简单了。
他现在代管着缅北各大土司,以后可能还将代管缅甸地区。
郭嵩焘摇了摇头道:“这两个势力都不会允许我们掌控伊洛瓦底江的,因为他们的核心就在江边。臣下的建议有两个,一个就是让缅甸两派斗得两败俱伤,缅甸内部生灵涂炭,最后我华族出面收拾残局。”
“另外一个建议就是扶持实力较弱的国王敏东,今后将中缅甸留给他,我们负责控制下缅甸。这样他们被我们包夹在中间,自然也就不敢有异心。”
董良敲了一下桌子道:“不需要那么麻烦,我们直接收回缅甸的治权就好了,就按照安南的成例。”
按道理,再过些年,整个缅甸都是英国人的了。英国人都能够掌控缅甸,没理由华族做不到啊。
而且掌控缅甸对华族来说非常重要,向西可以加强华族对南亚次大陆的控制,等到赶走了英国人之后,董良准备在那里扶持大量土邦王国。这些王国都应该是华族的藩属。
向东可以威胁暹罗,被缅甸和安南夹在一起,暹罗人以后不可能再起二心。
更重要的是华族的版图将直接延伸到印度洋,对于华族的称霸至关重要。
华族现在已经基本上掌控太平洋地区,接下来华族与大英帝国展开直接对抗,董良准备将海上战场退到印度洋,如果有了伊洛瓦底江水道和仰光城,那么华族在印度洋东部就站稳脚跟。
从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次大陆像是一个倒三角,将印度洋分成了两半。
而缅甸王国正好卡在孟加拉湾的顶端。
葡萄牙人在十六世纪来到东方的时候就想要控制仰光地区,可见这里在海上的位置是多么的重要。
郭嵩焘心道:“元首果然选择了最简单激进的办法。”
作为特使,他还是提醒道:“元首,缅人的战斗力可并不弱。”
董良并没有反驳,而是点头道:“缅人确实不弱,不然也不会与英国人纠缠了这么多年。不过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让这个政权继续保留,否则就是给后人留下一个麻烦了。”
董良所做的事情全部都是着眼于长远。
包括他带着华族占领了这么多蛮荒的领土,也是为了华族人未来的生存空间着想。
随着医疗水平和生产力的提高,人口的增长会远远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
董良继续对郭嵩焘安排道:“你这次去缅甸,给他们带一批武器去,就说我们大军马上就到,让他们先行发动对下缅甸英国人的反击。”
郭嵩焘抬头给董良投去了询问的眼神。
似乎要问:“这是真的吗?”
“你只要让他们知道我们马上就要从海上和陆地上全面进攻英国人就好了。其他的事情我会安排。”
为了让郭嵩焘将戏给演好,董良可不会将真相告诉他,否则他到时候就要心虚了。
董良都这么说了,郭嵩焘自然不好继续再问。
董良又跟管晏交代,让他准备好一批物资和人力,同时将物资运送到蛮莫准备好,随时准备南下。
蛮莫在腾冲的西边,乃是伊洛瓦底江上游的重要港口。
原本这里由蛮莫土司控制,不过现在华族已经获得了港口的控制权。
再加上当地的华族驻军,蛮莫土司基本上已经算是有名无实了。
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土司选择将权力交给华族政府,自己则跑到昆明城中领着津贴过好日子去了。
这次与英军的决战,华族准备了很多东西,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