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主到乡君,每年的禄米分别是两千石、八百石、六百石、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
一千石禄米大致约为六十顷田的租税。
这些皇室宗藩,不许入朝为官,也不能种田、做工、经商。
也就是说,士农工商诸业皆不许从事。
他们的生活来源只有朝廷支付的禄米。
久而久之,多娶妻妾,多生子女,成为增加收入的唯一手段,而朝廷供养宗室的财政支出也会随之增加,长此以往,朝廷财政迟早会被压垮,最终导致周期性朝代更替。
最后一句,有炖没说,但朱棣是聪明人,他自然能联想到后果有多严重。
削藩势在必行,关键在怎么做?
既不激起诸藩的激烈反抗,又能收到实际效果。
温水煮青蛙式,不知不觉把事儿办了。
还真是一颗定时炸弹,朱高煦倒吸一口凉气。
你别说,朱有炖当真是骨骼清奇,想得长远,有两把刷子。
有炖的讲解暂告一段落,朱棣听出一身冷汗,沉声问道,“老二,你说呢?”
“讲得好”,朱高煦大赞一声。
“不是问你这个,你认为应该怎么办?”,朱棣摸着额头问道。
“削藩”,朱高煦揣摩着父皇的心意答道。
“怎么削呢?”朱棣继续问道。
“我听父皇的”,朱高煦真诚地回答,这绝对是他的心里话。
“你自己没脑子?”朱棣眼中升腾起愠色。
朱高煦讪笑着,这不是他的专长,要论比力气、上战场,他就没怵过谁,可要是让他掉书袋,那简直像抹了他的脖子。
“有炖,准备一下,过两天接着讲,下次让道衍带来,你跟他辩论”,朱棣起身去看妙锦的记录,留下一句“存入密档”,便一言不发地走了,脸上带着浓浓的忧色。
妙锦忧思更甚,“朱高炽腿脚不方便,又是个大胖子,无法通过学习,练出带兵打仗的本事,但是朱高煦只要一开窍,有名师教导,不是不可能……”
妙锦把话咽下去一半,内心着实不痛快,忍不住又开口道,“你不会想帮朱高煦吧?”
“想哪儿去了”,有炖搂着她淡然一笑。
“他现在对你可是十分佩服”,妙锦的心慌得不行。
朱高煦不笨,只是不爱读书,要不然也不会多次于危急时刻救下朱棣。
只要有炖肯教,朱高煦不是没可能学到治国理政的真本事。
有炖的学问可是来自先帝亲传。
“你胳膊上的伤是朱高煦害的,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妙锦给他提个醒。
“没忘”,有炖看着小心眼的妙锦,心中暗自发笑,“我都是你和小胖子,还能被谁抢走?”
“听说王选侍最近很受宠”,妙锦问道。
“皇上和皇后都喜欢,比张贵妃能干,皇后说让她协助管理后宫”,有炖说道。
“一个选侍管理后宫?”妙锦觉得王选侍。
“只要皇上喜欢,怎么可能只是选侍?”,有炖眼中浮起一抹担忧,“有时间的话,到宫里陪陪皇后吧”。
“怎么了?”妙锦预感不妙,从未见过有炖这种神情。
“身子不大好,缠绵病榻,没精神管理后宫事务,要不然也不会急着抬举王选侍”,有炖劝道,“进宫看看吧,皇后一直夸你做饭好吃,有多久没给她做过饭了”。
妙锦蓦然想起,数年前,初到北平燕王府,为讨好朱棣做了一桌子全鱼宴,却误打误撞让长姐妙云感动万分。
忆起往事,恍若隔世。